58b197ca0ae94147f572d897d6bbb37f.png

640 (2).png

    庆城土暖锅其历史悠久,早在周祖农耕文化时期便有类似暖锅的初型烧炉,庆城县玄马乡林沟村出土的元代釜罩盘组合式铜火盆,集煮、烙、烤、涮等多功能一体,可以说是庆阳境内发现最早的“暖锅”。随着陶冶业的兴起,出现了能盛菜又能加热的暖锅。之所以称为“土暖锅”,是因为它的前身是土和沙烧制而成的,最初所盛做的菜全是自家土地所种,因此得名。后来随着人们生活场景的转换,吃饭环境的改变,将暖锅的外形及材质不断的进行变化,经过代代改良升级,流传至今。

    庆城土暖锅其味美香浓,营养丰富,老少皆宜。传统制作土暖锅技艺的核心就是先要做好菜底子,其必须要用煮肉熬过的汤,俗称“腥汤”,将白萝卜片、胡萝卜片、干白菜,干豆角等融合到一块儿做成菜底子。先给“暖锅”内加入粉条、豆腐、蔬菜以及各类丸子、猪肠、鸡血片等,再用菜底子浇灌,最后将过了油的五花肉片、酥肉、条子肉、猪排骨、鸡肉块盖在上面,俗称“膳面子”。最后撒上葱丝、红辣椒丝,土暖锅就装成了。装好后开始烧火,在暖锅的炉膛中心加入木炭火,暖锅的汤渐渐沸腾,浓浓的汤汁、缭绕的蒸汽、金黄的油汁顺锅边慢慢溢出,立时香味扑鼻,诱人食欲。其汤红菜绿,味美香浓,营养丰富,老少皆宜,让人回味无穷。

     庆城土暖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庆城人民冬季的一道传统美食。它代表着庆城人的饮食文化智慧。“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围炉享用暖锅寓意着团团圆圆,富贵吉祥,兴旺发达,蒸蒸日上。既有历史价值,也有文化价值。

     如今,多位以庆城土暖锅为主题的餐饮经营者为庆城土暖锅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遍布大街小巷的餐饮企业、农家乐、以及各大酒楼就是传承庆城土暖锅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庆城土暖锅走向全国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庆城土暖锅于2022年被列入市级非遗项目,由于发展保护措施得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庆城县餐饮烹饪行业现有三十个从事庆城土暖锅餐饮实体经营企业。另有一批“暖锅大师”高技能人才和从事庆城土暖锅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为庆城土暖锅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做着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活动推荐
庆城香包非遗文化
庆城香包非遗文化
周祖祭典
周祖祭典
马岭黄酒酿造技艺
马岭黄酒酿造技艺
庆城三角席
庆城三角席
庆阳粉条传统制作技艺
庆阳粉条传统制作技艺
庆城羊刀炖制作技艺
庆城羊刀炖制作技艺
庆阳木板年画
庆阳木板年画
庆城徒手秧歌
庆城徒手秧歌
庆城烙铁画
庆城烙铁画
庆城土暖锅制作技艺
庆城土暖锅制作技艺